新闻资讯

3DCAT实时渲染云平台

让任意设备随时随地访问您的3D/XR应用!

3DCAT实时渲染云-新闻中心
实时渲染大赛太卷了!来看大佬提前交卷的优秀参赛作品
小伙伴们大家好! 首届实时渲染3D动画创作大赛! 已经如火如荼进行了50天 报名参赛人数已达120+ 大赛奖品总价值已达40万+ 报名截止至3月10日,还有42天! 跃跃欲试的小伙伴们赶紧冲啊! 当然,已经有“学霸”提前交卷了 另外,还有一个好消息 新增2位大赛赞助伙伴——戴尔科技、Reallusion甲尚 特地为本次大赛奖品加码! 戴尔Precision 7560移动工作站(价值26000元)1份 Reallusion 3D 角色设计&动画制程组合v2(价值11300元)3份 Reallusion 3D角色动画专业工具包(价值5700元)12份 总价值102300元 以上新奖品正式加入大赛奖池! Omniverse组亚军奖品升级为戴尔Precision 7560移动工作站(价值26000元),Omniverse组季军奖品升级为英伟达专业显卡A4000(价值9798元),最佳人气奖奖品升级为英伟达专业显卡A2000(价值5000元)。 各个组别的奖品池中也会同步加入Reallusion 3D 角色设计 & 动画制程组合v2(价值11300元)和Reallusion 3D 角色动画专业工具包(价值5700元)。 (具体奖品介绍见下文) 大赛赞助伙伴们都这么有诚意了,你还在等什么? 赶紧报名参赛吧! 大赛介绍 “新锐先锋,玩转未来”——首届 实时渲染3D动画创作大赛由瑞云科技主办,英伟达、青椒云、3DCAT实时渲染云协办,戴尔科技集团、Reallusion甲尚科技、英迈、万生华态、D5渲染器、中视典赞助举办。 只要你的作品足够优秀,瑞云、NVIDIA等官方将为你提供全球展示机会,与全球顶尖创作者的作品一起在NVIDIA总部创意画廊一展风采。期待有才华的你来参赛! 作品创作及提交 2021/12/10 - 2022/03/10 作品评审 2022/03/11 - 2022/03/25 赛果公布&颁奖典礼 2022/03/31 用7秒展现精彩小世界 1. 以大赛发放的3D动画模板场景(场景格式为FBX/USD)为基础,进行创意制作。作品以一个圆形翻板作为平台,在平台上摆放任意内容,相机围绕圆形平台环绕旋转。翻板从翻上来、展示、到翻下去,总计时长7秒整。参赛者可根据这个3D动画模板,大开脑洞,大胆创作; 2. 作品画面风格不限,允许写实、卡通、水墨……只要能依靠实时引擎即时呈现出来的任何画风,都可接受; 3. 题材遵守“四不原则”:不违法,不三俗,不侵权,不惹事(不违反中国法律;不庸俗、低俗、媚俗;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;不涉及意识形态等争议话题)。 大赛组别 01、Omniverse组 针对使用NVIDIA Omniverse进行创作的CG艺术家/团队 02、专业组 面向所有CG艺术家、CG从业者、CG爱好者 03、学生组 针对在校学生(该组别需提交学生证) 大赛奖品 01、Omniverse组(总价值13万+) 冠军1人 英伟达专业显卡A6000(价值48999元) Reallusion 3D 角色设计 & 动画制程组合v2(价值11300元) 中视典VRP 3D个人终身使用权 (一节点,价值9799元) PBRMAX专业版1年(价值2680元) 3DCAT实时渲染云2000元代金券 亚军1人 戴尔Precision 7560移动工作站(价值26000元) Reallusion 3D 角色动画专业工具包(价值5700元) 中视典VRP 3D两年使用权 (一节点,价值4999元) 3DCAT实时渲染云1500元代金券 PBRMAX专业版6个月(价值1340元) 季军1人 英伟达专业显卡A4000(价值9798元) Reallusion 3D 角色动画专业工具包(价值5700元) 中视典VRP 3D一年使用权 (一节点,价值3999元) PBRMAX专业版3个月(价值670元) 3DCAT实时渲染云500元代金券 02、专业组(总价值13万+) 冠军1人 英伟达专业显卡A5000(价值25999元) Reallusion 3D 角色设计 & 动画制程组合v2(价值11300元) 中视典VRP 3D个人终身使用权 (一节点,价值 9799元) PBRMAX专业版1年(价值2680元) 3DCAT实时渲染云2000元代金券 D5渲染器专业版1年(价值1920元) 亚军2人 Wacom数位板DTK1661套装(价值5000元) Reallusion 3D 角色动画专业工具包(价值5700元) 中视典VRP 3D两年使用权 (一节点,价值4999元) 3DCAT实时渲染云1500元代金券 PBRMAX专业版6个月(价值1340元) D5渲染器专业版1个月+定制周边礼盒(价值600元) 季军3人 BOSE Earbuds无线消噪耳机(价值3000元) Reallusion 3D 角色动画专业工具包(价值5700元) 中视典VRP 3D一年使用权 (一节点,价值3999元) PBRMAX专业版3个月(价值670元) 3DCAT实时渲染云500元代金券 03、学生组(总价值10万+) 冠军1人 英伟达专业显卡A4000(价值9798元) Reallusion 3D 角色设计 & 动画制程组合v2(价值11300元) 中视典VRP 3D个人终身使用权 (一节点,价值9799元) PBRMAX专业版1年(价值2680元) 3DCAT实时渲染云2000元代金券 D5渲染器专业版1年(价值1920元) 亚军2人 Wacom数位板DTC133(价值3200元) Reallusion 3D 角色动画专业工具包(价值5700元) 中视典VRP 3D两年使用权 (一节点,价值4999元) 3DCAT实时渲染云1500元代金券 PBRMAX专业版6个月(价值1340元) D5渲染器专业版1个月+定制周边礼盒(价值600元) 季军3人 Bose QC35二代蓝牙降噪耳机(价值1300元) Reallusion 3D 角色动画专业工具包(价值5700元) 中视典VRP 3D一年使用权 (一节点,价值3999元) PBRMAX专业版3个月(价值670元) 3DCAT实时渲染云500元代金券 万生华态特别奖 3人(总价值1万+) 说明:作品使用了万生华态数字资产,即有机会获得万生华态提供的特别奖 PBRMAX专业版1年(价值2680元) 额外PBRMAX EP点数(支付EP点数可购买数字资产,价值1000元) 特邀产品体验官,KOC塑造,流媒体平台投流扶持(价值1000元) EcoPlants周边大礼包 最佳人气奖 1人(总价值1万+) 说明:最终入围作品将进行网络公开投票,得票最高者获得最佳人气奖 英伟达专业显卡A2000(价值5000元) BOSE Earbuds无线消噪耳机(价值2000元) 中视典VRP 3D 6个月使用权 (一节点,价值2199元) PBRMAX专业版6个月(价值1340元) 3DCAT实时渲染云500元代金券 其他荣誉 大赛奖杯+荣誉证书 NVIDIA中国区全渠道、专业媒体的曝光 与全球顶尖创作者的作品一起在NVIDIA总部创意画廊展出 受邀采访,采访文章将在各大媒体平台曝光宣传 获得直播机会,和广大CG爱好者分享制作经验和心得 评委阵容 大赛主评委 专家委员会 大赛协办&赞助商 1、英伟达 大赛全程为参赛者提供Omniverse使用指导。 02、青椒云 青椒云,一站式云端图形工作站,参赛者可免费使用装载有Omniverse的RTX高配版青椒云桌面半个月。(报名参赛后可申请免费使用,数量优先,先申请先得) 3、3DCAT实时渲染云 3DCAT 实时渲染云平台为获奖作品免费提供实时云渲染的展示平台。 4、戴尔 戴尔科技集团致力于帮助政府、企业和个人构建数字化未来,改进他们的工作、生活和娱乐方式。 5、Reallusion甲尚科技 Reallusion甲尚科技即时动画编辑及全套可动角色创建,能以轻松简单的方式将2D和3D动画角色与物件结合融入各式创作者的作品中。 6、英迈 英迈是全球最大的技术分销商,也是全球领先的技术销售,营销和物流公司。 7、万生华态 参赛者可免费使用万生华态数字资产进行创作。(报名参赛后可免费使用数字资产) 8、D5渲染器 D5渲染器是我们熟知的一款国产渲染器,专注于实时光追3D渲染。 9、中视典 中视典是国内早期从事虚拟现实行业的公司之一,自主研发国产虚拟现实引擎VRP。 赛事交流 扫码添加小助手微信,或微信添加RealTime_3DCAT,备注“实时渲染大赛”。 如有任何关于赛事的疑问,也可以联系大赛工作人员RRC@rayvision.com。 本次大赛作为一个面向全球的CG大舞台 希望为更多CG创作者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一起探索前沿的CG技术 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点击进入大赛官网 进入官网报名参赛并下载比赛模板 了解更多比赛信息和规则 新锐先锋,玩转未来! 期待你来一展风采!

2022-01-29

NVIDIA RTX GPU x 3DCAT实时渲染云,提供强大的图形实时渲染计算服务
就在大家被 虚幻引擎5的渲染技术Nanite和动态全局光照技术Lumen震惊得还没回过神儿的时候,NVIDIA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自家厨房开始了GTC 2020主题演讲,端出了“新鲜出炉”的“核弹基地”——NVIDIA A100,全球最大的GPU,具备全新安培(Ampere)架构,7nm工艺,540亿晶体管,20倍AI算力提升。 ©英伟达官方 基于Ampere(安培)架构的GPU——NVIDIA A100 首款基于Ampere架构的GPU —— NVIDIA A100,目前已全面投产并已向全球客户交付。NVIDIA Ampere 架构实现了革命性的数据分析、训练和推理性能。 A100采用了NVIDIA Ampere架构的突破性设计,该设计为NVIDIA第八代GPU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性能飞跃,首个弹性、多实例GPU,集数据分析、AI训练和推理于一身,并且其性能相比于前代产品提升了高达20倍。作为一款通用型工作负载加速器,A100还被设计用于数据分析、科学计算和云图形,被全球顶级云供应商和服务器制造商所采用。 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:“云计算和AI的强大趋势正在推动数据中心设计的结构性转变,过去的纯CPU服务器正在被高效的加速计算基础架构所取代。 NVIDIA A100 GPU作为一个端到端的机器学习加速器,其实现了从数据分析到训练再到推理20倍的AI性能飞跃。这是有史以来首次,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对横向扩展以及纵向扩展的负载的加速。NVIDIA A100将在提高吞吐量的同时,降低数据中心的成本。” A100所采用的全新弹性计算技术能够为每项工作分配适量的计算能力。多实例GPU技术可将每个A100GPU分割为多达七个独立实例来执行推理任务,而第三代NVIDIA NVLink互联技术能够将多个A100GPU合并成一个巨大的GPU来执行更大规模的训练任务。 A100的五大突破 NVIDIAA100 GPU的突破性技术设计来源于五大关键性创新: A100的核心是NVIDIA Ampere GPU架构: 该架构包含超过540亿个晶体管,这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7纳米处理器。 具有TF32的第三代Tensor Core核心: NVIDIA广泛采用的Tensor Core核心现在已变得更加灵活、快速且易于使用。其功能经过扩展后加入了专为AI开发的全新TF32,它能在无需更改任何代码的情况下,使FP32精度下的AI性能提高多达20倍。此外,Tensor Core核心现在支持FP64精度,相比于前代,其为HPC应用所提供的计算力比之前提高了多达2.5倍。 多实例GPU: MIG,一种全新技术功能,可将单个A100 GPU分割为多达七个独立的GPU,为不同规模的工作提供不同的计算力,以此实现最佳利用率和投资回报率的最大化。 第三代NVIDIA NVLink: 使GPU之间的高速联接增加至原来的两倍,实现服务器的高效性能扩展。 结构化稀疏: 这种全新效率技术利用AI数学固有的稀疏性,使性能提升了一倍。 凭借这些新功能,NVIDIA A100成为了AI训练和推理以及科学模拟、对话式AI、推荐系统、基因组学、高性能数据分析、地震建模和金融预测等各种高要求工作负载的理想选择。 这些特性促成了A100性能的提升:与NVIDIA上一代的Volta架构相比,训练性能提高了6倍,推理性能提高了7倍。 新系统已搭载NVIDIA A100,很快将登陆云端 新发布的还有NVIDIA DGX™ A100 系统,其内置8个由NVIDIA NVLink互联的NVIDIA A100 GPU。 DGX A100系统分解图 © 英伟达官方 NVIDIA还宣布了下一代DGX SuperPOD。它由140台DGX A100系统和Mellanox网络技术搭建而成,可提供700 petaflops的AI性能,堪比全球20台最快的计算机中的任何一台。 新一代DGX SuperPOD实现了强达每秒70 petaflops的AI算力©英伟达官方 为帮助合作伙伴加快服务器的开发,NVIDIA开发了HGX A100服务器构建模块,该模块采用了多GPU配置的集成基板形式。 HGX A100 4-GPU通过NVLink实现GPU之间的完整互联,8-GPU配置的HGX A100通过NVIDIA NVSwitch实现GPU之间的全带宽通信。采用全新MIG技术的HGXA100能够被分割为56个小型GPU,每个GPU的速度都比NVIDIA T4更快;或者也可以将其用作一台拥有10petaflopsAI性能的巨型8-GPU服务器。 A100软件优化 NVIDIA还发布了多个软件堆栈更新,使应用程序开发者能够充分发挥A100 GPU创新技术的性能。这些更新包括了50多个新版本CUDA-X™ 库,可用于加速图形、模拟和AI;CUDA11;多模态对话式AI服务框架NVIDIA Jarvis;深度推荐应用框架 NVIDIA Merlin;以及NVIDIA HPC SDK,其中包括能够帮助HPC开发者调试和优化A100代码的编译器、库和工具。 在全球范围内被迅速采用 Microsoft(微软)是首批采用NVIDIAA100 GPU的用户之一,计划充分利用其性能和可扩展性。 Microsoft公司副总裁MikhailParakhin表示: “Microsoft大规模应用前代NVIDIA GPU训练了全球最大的语言模型——Turing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。Azure将使用NVIDIA 新一代A100 GPU训练更大型的AI模型,以推动语言、语音、视觉和多模态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。” DoorDash是一个按需提供的食品平台,在大流行期间作为餐馆的生命线,它指出了拥有灵活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重要性。 DoorDash的机器学习工程师Gary Ren表示: “现代复杂AI训练和推理工作负载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,像NVIDIA A100 GPU这样最先进的技术,可以帮助缩短模型训练时间,加快机器学习开发进程。此外,采用基于云的GPU集群还能够为我们提供更高的灵活性,可以根据需要扩容或缩容,将有助于提高效率、简化操作并节约成本。” NVIDIA RTX 服务器 两年NVIDIA前在SIGGRAPH 2018发布了RTX,开启了计算机图形的新纪元。 NVIDIA RTX 服务器采用高度灵活的服务器参考设计,结合了 NVIDIA Quadro RTX™ 6000和8000 GPU 与 NVIDIA 虚拟 GPU (vGPU)软件和行业领先的第三方应用程序,以提供卓越的计算能力。 RTX服务器提供了一系列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案,从虚拟工作站和渲染到可扩展视觉系统和边缘计算,借助NVIDIA RTX服务器,用户能以远低于传统CPU解决方案的成本、空间和功耗,获得前所未有的性能。 NVIDIA RTX Server © 英伟达官方 NVIDIA RTX 服务器适用场景包括:虚拟工作站、渲染、计算机辅助工程(CAE)、协同设计、AR/VR、可扩展可视化解决方案。 NVIDIA RTX 服务器应用场景 © 英伟达官方 RTX赋力Omniverse View:新型渲染器兼顾实时速度与离线质量 NVIDIA Omniverse是一个计算机图形和仿真模拟平台,能够让艺术家实现实时无缝协作,无论是跨本地部署的软件应用还是通过云端的全球协作。该平台现已向建筑、工程和施工(AEC)市场的早期体验客户开放。 Omniverse View可集中显示Omniverse内部不同应用中的3D内容,或者直接显示使用中的3D应用中的内容。它还支持商业游戏引擎,如Unreal Engine和Unity,以及离线渲染器。 目前,市面上有两种类型的渲染器。 实时渲染一般在以每秒30或60帧的速度生成图像,并始终根据目标用途使用最低配置的设备。离线渲染侧重于提供逼真的最终图像或场景,每帧都需要使用CPU花费数小时进行渲染。为了达到最佳速度,许多角落通常会被截掉(从简化几何图形到烘焙照明和法线贴图),这也导致了图像质量的降低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Omniverse通过Omniverse View引入了一种新型渲染。该模块由多个NVIDIA RTX GPU加速并且可以在GPU阵列上实现极高的可扩展性,即便是在超大型场景中也能提供高质量的实时输出。 黄仁勋还展示了“Marbles”这一具有动态照明实时物理特性和丰富物理材质的娱乐游戏环境,以及该平台最新的“AEC Experience”功能集。该功能集通过实时可视化实现CAD应用之间的无缝连接。 NVIDIA DLSS 2.0 DLSS 2.0 由 GeForce RTX GPU 上的专用 AI 处理器(称为 Tensor Core)提供支持,是一个经过改进的全新深度学习神经网络,能够提高帧速率,同时生成精美、清晰的游戏图像。DLSS 2.0 为玩家提供了充足的性能,有助于最大化光线追踪设置,并提高输出分辨率。 在主题演讲中,NVIDIA为《我的世界》RTX版发布5个全新地图,通过RTX技术为这款全球最畅销的游戏之一提供了令人惊叹的画面质量,在这个新地图中玩家们可以尽情探索美丽的世界。 NVIDIA RTX GPU x 3DCAT实时渲染云 瑞云科技旗下 3DCAT实时渲染云是一个三维应用的托管运行平台,在云端部署了NVIDIA RTX GPU,提供强大的图形 实时渲染计算服务,支持能在Windows平台渲染的包括虚幻引擎在内的几乎所有引擎,支持自动负载均衡和伸缩扩容,支持海量用户同时安全访问应用。 黄教主的厨房演讲还包括很多重磅黑科技,包括:NVIDIA CloudXR、NVIDIA HPC SDK、CUDA 11等,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NVIDIA官网深入了解,或者在公众号后台回复“GTC2020”即可获取《NVIDIA GTC 2020 Keynote》演讲视频及字幕。 瑞云科技专注于为视觉行业提供垂直云计算SaaS服务,同时作为英伟达深度合作伙伴,聚焦行业领域先进技术,将不断优化提升,带来更优质的服务与体验 ,竭诚为各位用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技术与服务。 注:素材源自NVIDIA

2020-05-21

 瑞云科技携新产品实时渲染云平台3DCAT亮相GTC CHINA 2019
本届 NVIDIA GTC CHINA 2019 大会创有史以来规模之最,12月18日,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先生在现场近3500名行业观众面前发表了一场森罗万象的主题演讲。 其中,黄仁勋在分享RTX光线追踪技术应用的环节中介绍了亚洲最大的 云渲染平台瑞云科技,宣布瑞云平台RTX GPU部署计划,瑞云GPU 渲染云服务,将为图形设计行业用户带来渲染性价比大幅度提升。 瑞云科技CEO邹琼作为演讲嘉宾,于19日上午在GTC China 2019“产品渲染和光线追踪”分会场,进行主题为:“基于RTX的云端实时渲染以及云端虚拟工作室”的分享,并对外宣布了全新的品牌实时渲染云3DCAT,一个让三维应用触手可及的 实时渲染云服务。 为什么要推出实时渲染云平台3DCAT? 区别于影视CG的离线渲染,如今,高精度图像实时渲染技术已广泛用在产品可视化、建筑、工程、教育、医疗、游戏、VR、AR等专业领域。由于实时渲染计算量巨大,所以需要在终端设备侧配备沉重的专业GPU以及服务器,用户对三维内容的访问便捷性、可移动性都存在很大的挑战。 3DCAT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。云端实时渲染的本质是在便携设备中,透过互联网管道调用云端专业渲染设备,在云端进行图像渲染计算并同步输出到终端设备,从而实现终端设备的轻量化,把繁重的图像计算放在云端统一处理。这种架构是一种面向未来、面向云端的一种图形应用架构,也是一个大趋势。通过这项技术,可以让需要海量算力的高质量图像应用变得无处不在。 3DCAT平台在云端部署了最新的NVIDIA RTX GPU显卡,可以随时随地为用户交付云端的GPU实时渲染算力。可服务的领域包括:3D设计演示、BIM建筑设计工具、GIS地理信息&智慧城市、CAD软件应用、影视CG后期、游戏制作、云游戏、实验仿真/教学课件、VR/AR等应用。最近被提及很多的云游戏就是一种典型的云端实时渲染应用。 3DCAT能为我们带来什么? 用户可以使用任何轻量级终端,访问托管在3DCAT云中的三维应用程序,平台利用高度优化的串流技术将渲染后画面,通过互联网同步发送到用户端,实现终端轻量化与高渲染画质的兼顾。 借助3DCAT,三维应用的制作方可以轻松地向用户发布、交付内容,而不再需要传统的把整个应用下载安装在用户终端,在保证内容数据安全的同时,能极大简化用户端的配置成本,提升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。 随着5G技术的应用,互联网的延时进一步降低,云端的渲染结果的呈现延时也将进一步降低,云端实时渲染可能会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图形计算架构,甚至所有的三维图形设计工作,都可以放在云端运行。利用NVIDIA 的vGPU技术,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,指派不同的vGPU颗粒度,实现计算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,所以云端渲染会是一种经济适用的架构。 3DCAT的亮点 ◆1、发布应用发布操作简单,拖拽上传3D应用,生成应用URL即可访问; ◆2、平台支持标准Windows应用程序,支持多终端访问包括:Windows、Mac、iOS、Android 、Linux&或者Chrome浏览器即可,支持鼠标键盘触摸屏游戏手柄等多种交互方式; ◆3、支持能在Windows平台渲染的几乎所有引擎,支持NVIDIA RTX实时光线追踪功能的开启; ◆4、应用延时方面,深度优化串流处理,GPU节点覆盖全国主要城市,并使用用镭速引擎进行传输,主要性能指标:服务端抓屏编码约8ms,网络延时10-30ms,客户端通讯解码2ms,全部时延在20-40ms范围内; ◆5、多分辨率、帧率方面,最大支持4K分辨率@120fps,自适应不同的网络条件; ◆6、支持负载均衡,自动弹性伸缩资源应用; ◆7、数据安全多重保障。使用托管的云端渲染,有效保护应用安全。用户与应用数据隔离,云平台自身拥有多重保障,通过好莱坞MPAA和CDSA旗下的TPN权威认证,拥有覆盖整个行业全球性内容安全保护计划。 目前,3DCAT已有第一批应用测试,包括青椒云工作站、斗龙云游戏、高精度医学解剖、家装BIM、智慧城市数据展示等。未来,3DCAT将更多行业企业解决 实时渲染的难题,提供随时随地多终端访问3D交互内容或应用的环境,真正让三维应用触手可及。3DCAT将于2020年1月开放公测,让我们敬请期待!

2020-05-21

AI、RTX、云计算,3DCAT...黄仁勋主题演讲发布多项重磅科技与合作
“随着摩尔定律的终结,GPU加速计算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”。全球图形技术,AI和深度学习领域的年度盛会—— NVIDIA GTC CHINA 2019,于2019年12月16日—19日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举办!本届 GTC CHINA 创有史以来规模之最,与会人数飙升至6100人,较GTC CHINA 2016的2400人增加了250%! GTC CHINA 历时四日,将举办130场AI及图形相关主题演讲,演讲嘉宾既有全球的重量级研究人员,也有来自 NVIDIA 和许多领先公司的技术专家,还有针对AI为主题的 NVIDIA 深度学习学院(DLI) 主题培训,及人工智能的相关展示。 18日,被誉为GTC China最不容错过的精彩环节,黄仁勋的主题演讲发布了多项重磅科技,现场近3500人收听了前沿的技术分享。 其中,黄仁勋在分享RTX光线追踪技术应用的环节中介绍了瑞云 云渲染平台,并表示首肯与推荐,宣布瑞云 渲染农场将配备NIVIDIA RTX GPU,表示首批5000片RTX GPU将在2020上线,渲染性价比将大幅提升,如:原本需花费485个小时 [渲染](http://www.3dcat.live/)的场景只需不到40小时即可渲染完成,速度快12倍,价格低7倍。 黄仁勋在GTC CHINA 2019主题演讲的其他亮点: 1.NVIDIA宣布多款新的GeForce RTX游戏。同时,NVIDIA宣布与腾讯游戏合作推出START云游戏服务,在中国将电脑游戏体验引入云端; 2.RTX Studio平台包含笔记本电脑、移动工作站,提高专业人员工作效率,让他们无需再为卡顿的电脑烦恼; 3.NVIDIA Omniverse,一个全新的面向3D制作流程的协作平台。解决大规模的3D内容创作所带来的挑战,实现不同工具、不同地点之间的内容分享,让来自不同工作室的专家们可以一同协作; 4.NVIDIA今天正式发布面向建筑行业(AEC)的Omniverse,支持AEC工作流中的实时协作。Omniverse将支持主流AEC应用Autodesk REVIT、Trimble SketchUP 和 McNeel Rhino等; 5.NVIDIA同华大基因合作,使用 CUDA 进行全基因组测序。华大基因的生命科学超级计算机以每天 60 个基因组的惊人吞吐量彻底改变了全基因组测序 (WGS),并且降低了成本; NVIDIA Parabricks 是一个 CUDA 加速的基因组处理工具包,可以用于发现变异,并能产生与行业标准 GATK 最佳实践流程一致的结果。NVIDIA宣布华大基因已采用 Parabricks。借助若干 GPU 服务器,华大基因可以按其测序仪生成数据的速率来处理基因组。今年,NVIDIA为 CUDA 增加了两个新的主流应用,即5G vRAN 和基因组处理; 6.GeForce RTX Max-Q 笔记本电脑是增长最快的游戏平台。NVIDIA带来的MAX-Q设计将GPU的强大功效同轻薄的设计相结合,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体验; 7.NVIDIA RTX 支持主流渲染器包括Autodesk Arnold、Chaos Group V-Ray 和 Blender Cycles等; 8.NVIDIA发布TensorRT 7。它能够支持各种类型的的RNN、transformer和 CNN,以及非常自然流畅的交互式会话。会话 AI 是 TensorRT 7 强大功能的典型代表; 9.黄仁勋宣布NVIDIA和滴滴在AI和AV方面展开广泛合作,NVIDIA将为滴滴提供自动驾驶平台和云基础设施。滴滴选择NVIDIA DRIVE作为其L4级别的AV平台和云计算平台,并即将在上海测试车队。 演讲最后,黄仁勋表示:NVIDIA 持续加速在图形,HPC 及 AI 领域的计算任务。在过去的一年中,又有三大类应用成功运行在NVIDIA 的平台上:光线追踪(RTX),5G( Aerial),以及最新的基因组处理(Parabricks)。 NVIDIA与腾讯 Start团队携手将游戏带到了云端,NVIDIA 与 ARM 平台现在可以结合进行高性能计算。在人工智能领域,推荐系统是驱动互联网的引擎,现在通过深度推荐网络,这类最重要的应用可以得益于GPU的加速。 TensorRT 7现在可以加速所有种类模型的线上推理:CNN,Transformar及RNN网络。运用TRT 7,对话式 AI 现在可以变得有互动性和更加自然。Orin 是最新的机器人平台芯片,将更快处理更高精度的传感器感知数据,以及拥有世界级的安全和防范能力。最后,在创建下一代“人工智能・智能机器人”的征途上,NVIDIA Isaac SDK 提供了模拟仿真和训练的平台,开放了计算能力,多种预训练模型,及多种参考应用样例。 “如果GPU是时光机,那么GTC就是窥探未来的窗口”,黄仁勋如是说。作为2019年在美国以外的唯一一站GTC大会,GTC CHINA 2019,发布了众多图形及AI领域的创新技术成果及突破,探讨最具挑战性的AI难题,了解如何驾驭AI的力量,搭建直接接触顶级专家的机会!而瑞云科技总经理邹琼,作为演讲嘉宾将于19号在“产品渲染和光线追踪”分会场,进行主题为:基于RTX的云端实时渲染以及云端虚拟工作室的分享。 瑞云科技专注于为视觉行业提供垂直云计算SaaS服务的公司,聚焦行业领域先进技术,同时作为英伟达深度合作伙伴,将配备 NVIDIA RTX GPU,给用户带来更优质的 实时渲染云服务与体验 。 部分文字整理自NVIDIA英伟达GPU计算

2020-05-21

业务咨询:400-8037-298